雖然現在是一個信息交流發達的時代,但大眾仍然對精神衛生知識沒有更完整的了解,精神衛生問題雖然常常出現,但精神衛生知識卻并不像人們熟知感冒那樣有著全面的認知。由于群眾對精神衛生知識的缺乏,很容易對有心理疾病的患者產生誤解,甚至歧視,認為心理疾病患者是“危險人物”、容易失控、瘋癲等。實際上心理疾病患者比正常人更加渴求正常的生活,他們不僅受病痛的困擾,也為別人投來異樣的眼光而苦惱著,心理壓力可想而知。部分患者會由于害怕社會輿論、他人的有色眼光,拒絕承認自己有心理疾病,拒絕求助,拒絕就診,導致延誤了真正的調節時期,病情惡化,危及身心。
曾經有一位患有嚴重抑郁癥的老人由老伴陪著去看心理咨詢師,咨詢師通過了解知道患者抑郁癥已經達到嚴重的地步,并且難以進行日常生活,常有自殺傾向,必須馬上進行心理調節。但在咨詢師與老人商討簽訂調節協議的時候,老人非??咕?,堅決認為自己沒有病,并表示有心理病是很丟臉的事兒。最后經過咨詢師的耐心勸說,老人才答應住院。在醫院,老人經過心理調節,病情得以緩解并漸漸康復,老人開始意識到抑郁癥的危害以及真相,當所有療程實行完之后,這對老人重新獲得了正常的生活,為此老人感激不已,并向咨詢師訴說了自己當初極力否認病情、拒絕調節的無奈和苦衷,是因為害怕受到身邊人的異樣眼光和歧視,所以不敢面對自己的心理疾病。老人希望咨詢師能積極地向病人、病人家屬、親友宣傳精神衛生知識,通過電視、網絡、電臺、新聞等傳媒普及心理疾病、精神衛生常識,讓更多的人對這方面有所了解,使更多的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勇敢地面對自己,主動尋求調節幫助,及時進行調節康復,重獲新的正常生活。
如果你的身邊有抑郁癥患者或是其他神經癥、精神疾病患者,請不要急于躲避他,或是用刺激的詞語評論他,也許你無法理解他們已經扭曲的心理世界,但你可以幫助他們正視心理疾病,引導他們尋找康復的道路,因為看似異常的患者比正常人更加渴望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