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xtos"><legend id="axtos"><thead id="axtos"></thead></legend></output>

      <td id="axtos"></td>
    1. <acronym id="axtos"></acronym>
      <acronym id="axtos"><strong id="axtos"><address id="axtos"></address></strong></acronym>
    2. <big id="axtos"></big>

    3. 手機版本

      上海心理咨詢

      咨詢解答| 公益講座 機構分部| 招聘專區
      021-37621430
      當前位置: 首頁 > 抑郁癥咨詢中心 > 抑郁癥文章 >

      學生自殺案例引發的思考

      時間:2012-11-04 23:20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點擊:

          2011年10月24日下午5時許,阜南縣城關鎮第二小學兩名小學生下午放學后喝下農藥自殺,此事一經報道,網上就被炒得沸沸揚揚的。

          有人把這個結果歸結于我國的教育制度、有人把這個歸結于學校、也有人把這個直接歸結于那個數學老師、還有人覺得跟孩子的家庭有關;

          個人認為:如果把責任單純地歸結于我國的教育制度是不公平的,因為國家教育局早就認識到學生壓力過大,很早就提出給孩子減負,各地教育主管部門也出具了更明細的減負標準,如:取消奧數、競賽成績不得作為入學條件、不得舉辦實驗班特長班、不得通過校外培訓機構招生等,2010年安徽省也成為全國中小學生減負的試驗省之一,并出臺了較為詳細的規定,從各個方面給孩子減輕壓力(我們要思考的是:壓力真的減下來了嗎?)。

          那么單純地歸結于學校也不公平,雖然上面總是在喊要給學生減負,可到處都在陽奉陰違,因為學校如果不抓學習,就沒有升學率、領導就沒有政績、學校就沒有地位、就沒有生源、也就沒有了收入,就聘請不起好的教師、那樣就要喝西北風,最后就無法向上面交差、無法跟家長交代,因為大家評價重點學校學校的標準是用數據說話(我們再次思考的是:我們在育人、在培養下一代的過程中,這個數據我們該如何去理解?)。

          把責任單純的歸結于老師?還是不公平,說良心話,現在老師的壓力不亞于學生,一來教師崗位競爭非常激烈;二來、班級學生的升學率、考試排名等都直接與自己的績效、待遇掛鉤,還有新世紀的孩子非常有思想、有個性、抗壓能力較弱,互動的難度更大,加上學生太多,出事的班級就有98個學生,這么多學生一個老師是很難做到面面俱到;我相信絕大多數老師是用真心對待自己的學生,是為了學生好,出發點真正是對的,也許他們的教育方式、方法不一定正確;就像我們的很多父母愛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們能夠幸福、快樂的出發點是對的,但是,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愛的方式不一定正確,讓孩子感受不到;當然,也有極少數老師,在這個經濟時代,經不起誘惑,他們自私、貪婪、不負責任、嚴重缺乏職業道德,將育人當成自己斂財的工具,其實這個現象很普遍,越是重點學校這個現象越嚴重?,F在就有一個在我們上海神光心理咨詢中心這里接受心理調節的學生,他就是因為參加了別班老師的補習課而沒參加本班班主任的補習課,自此就不斷地被班主任老師穿小鞋、找毛病、挑刺、打擊,直到最后被打垮(育人和毀人只在一念之差)。

          怪父母?父母更委屈了,父母辛辛苦苦的打拼一輩子,為了什么?不就是為了孩子有一個安逸的生活環境,為了孩子將來更幸福、更快樂、更有出息,為了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他們滿足孩子的一切物質要求,盡自己真正的能力來幫助孩子,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條件來幫助孩子學習,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幫助孩子學習、上真正的學校;陪讀、請家教、特長班、補習班、興趣班、奧數班、班班相扣,花再多的錢和精力在所不惜。(那些無知的父母啊,這些是您的孩子真正所需要的嗎?您可知道您的孩子是在什么情況下才愿意學習?學習效率才高?)

          那么到底是誰的責任呢?我想還是把這個問題留給大家去思考吧。

          出事到現在已經一個月了,該轉校的也轉校了,該處理的也處理了,該總結的已經總結了,該吸取教訓的已經吸取了,表面上貌似這個問題已經到此為止了,但是問題真的到此為止了嗎?

          我記得當初富士康在三連跳的時候,我就說過,要注意從眾效應,因為我知道,人如果長期處于壓抑之下就會出現憂郁情緒,有了憂郁情緒就會對什么提不起興趣,沒有了快樂、對前途失去信心,就會產生厭世情緒,這個時候只要有一跟導火線(類似一個指示牌出現時)就會點燃這個厭世的沖動,從眾效應就會發生,如果管理層不能及時的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富士康的指示牌就是跳樓),那么一跳接一跳的不可避免了。直到九連跳后,我在接受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再次談到這個從眾效應問題。

          今年溫州老板集體跑路剛開始時,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還是談到這個從眾效應問題時就指出,只要這個問題沒有處理好,從眾效應一般發生,后面就會有很多類似的人會群起而效之,到目前為止,溫州老板的跑路還在絡繹不絕地繼續著。
      阜南縣城關鎮第二小學這兩名小學生的自殺事件一經報道后,我就再次擔心這個從眾效應,我沒有在這里危言聳聽,我只是想告訴我們的家長、我們的老師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很多來我們上海神光心理咨詢中心接受心理調節的抑郁癥孩子,他們都是學校的佼佼者,有的還是縣、市、省級的狀元,他們都說:現在學生的壓力是非常大(其實這點我們都知道),他們除了完成學校布置的繁重的學業外,還要完成父母為之布置的各種作業,還要參加各種特長班、補習班、興趣班、奧數班等,從早上睜開眼睛到晚上閉上眼睛,除了學習就是學習,很少有真正屬于自己的時間,就是學校的體育課也會被老師以各種理由占用,家長和老師只關心自己的學習和成績,很少來關心他們的心理需求,從不關心他們的精神上的需求,自己成績下降沒有人能夠理解,都以為是自己不懂事、不愿意學,他們不知道我們在學校里是坐不住,是聽不進去,老是在胡思亂想,是思想無法集中了,怎么控制都控制不住,自己非常壓抑,又無法得到父母和老師的理解,很多時候就想到過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又怕死,他們非常羨慕那些有勇氣自殺的人,更羨慕那些自殺成功者,他們說如果沒來到這里接受調節,他們也許會走上那條路。

          這兩個孩子也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壓力集中在一起,沒能有效地、及時地釋放,加上在沒有得到老師的尊重,沒有人理解的情況下,最后把所有的怨恨都投射到老師的身上,幸虧搶救得及時,否則就是兩條生命,極端的行為過后,她們得到了什么呢?

          她們的生活通過這件事情會來個180度的大轉彎,首先是他們憎恨的老師受到了懲罰,他們也離開了自己討厭的學校,現在的老師與自己的父母也會開始關注她們了,父母也會開始理解孩子了,雖然她們還會有許許多多的不如意,但是比起以前他們會感覺幸福了許多。(這就是好處,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好處,孩子也一樣,當他們遇到類似情況得不到有效解決時,我們換位思考一下,您就是那個孩子,您知道了上述那件事情,那么您想怎么做?您準備怎么做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我們的家長如果還不從這件事情上吸取教訓,不去重視這件事情帶來的嚴重性,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還是會出現類似的事件,富士康去年花了那么大的力氣,終于止住了跳樓事件,但是,今年還是出現了;溫州老板在政策面繼續轉暖的情況下還在繼續跑路;這就是模仿、從眾的威力。

          我相信:
          只要我們的老師還在一味的繼續在意學生的學習成績,用統一的模式教育學生而不知道要因人施教的時候;
          只要我們的家長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孩子,不知道自己所謂給孩子的幸福和快樂是否是孩子真正需要時候;
          只要我們的老師、家長不能夠真正做到尊重、理解、信任我們的孩子的時候;
          只要我們的老師與家長忽視了孩子的精神與心理需求的時候;
          處于長期壓力之下的孩子,如果不能及時釋放自己壓抑的情緒,不管是出于要挾還是模仿,或是剛才所談到的從眾效應,我相信最后的結果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上海神光心理咨詢中心首席咨詢師—彭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