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資料
王某,女,十九歲,某綜合大學哲學系二年級學生
二、主要表現
來訪者情況:主要表現為每到期末復習考試臨近期間,就緊張焦慮,還伴有較嚴重的睡眠障礙。
原在某市的中學讀書,父親在市里工作,母親是縣里的小學教師,有一個妹妹和母親住在一起。平時她在市里讀書和父親生活在一起,假期回縣城與母親妹妹團聚。上高中時父親因病去世,為了讓她有更好的學習條件,母親讓她堅持在市里的重點中學學習,她自幼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記憶力也很強,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因而深受老師的器重。但她對數理化無興趣,通過自己努力才勉強使數理化考試保持在八十分上下。因為老師器重她,所以只要市里,區里或學校里有競賽活動,不管是什么競賽,老師都要選派她去參加。為此,她的學習負擔十分沉重,參加競賽前老師要給她“開小灶”進行個別輔導,布置很多模擬試題叫她做,雖然這對她的學習有所促進,但她感到精神壓力很大,簡直不堪重負。老師當然是一片好心,她也認為應當對得起老師,因而深恐競賽失利,對各科的學習都抓得很緊很緊。但在心底深處她對這種競賽性的考試很反感,對數理化的競賽更是頭疼至極。而老師卻總是對她說,這是莫大的榮譽,是學校和老師對她的重視。要她一個不漏地參加所有的競賽,她也只好硬著頭皮強記強學強練。每逢競考,“戰前”的幾天她都要死背硬背、苦練苦算到深夜。
有天晚上,她正在宿舍背書,強記第二天競賽科目的內容,恰逢居在請客喝酒,猜拳行令的聲音很大,吵得她無法看書。她又急又氣,心中煩躁至極。就是從那個時刻,她心頭產生了強烈的怨恨:一恨老師總讓她參加各種競考,使她疲憊不堪:二恨隔壁的人整夜吵鬧,擾亂了自己的復習;三恨家長不該讓她留在市里讀這個使人疲于應付的重點中學。在這種焦慮怨恨的情緒狀態下,她一夜也沒睡著,第二天在考場上打了敗仗。而且從此就經常失眠、多夢,夢中總是在做數理的競賽題,要不就是夢見在競賽時交了白卷。那一學期的期末考試,她全科失利,平均分數僅七十分。以后,只要臨近考試期間,就總是焦慮、心慌和徹夜失眠。
為此,她參加高考也告失利。只是由于她基礎很好,所以經過復讀后,參加第二次高考被錄取到了現在這個大學。本以為進了大學的文科專業可以從此擺脫煩人的數理化了,不料仍要學習數學和物理,而且很有難度和深度,教學進度又很快,教師搞的是滿堂灌,每一堂課講的內容很多,學起來極為吃力。真正學期期末考試,有三科不及格,心情十分沉重,因為這對她來說是前所未有的事。于是,她經常感到心慌、焦慮、難以入眠,加上宿舍里的室友每晚熄燈后都要海闊天空地聊天,而她卻只有在關燈后盡快安靜入睡才能睡得著,所以經常是大半夜都睜著眼望著墻壁,無法入睡。期末考試來臨之際,她的神經就繃得更緊了,越緊張就越難入睡。到了白天就神疲乏力,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課,也難以靜來心來復習,所以考試成績連續三學期都排名在倒一二名上。但是,她也并不是時時刻刻都感到緊張、焦慮,她在每學期的前半期情況都比較好,因為距離考試還有很長時間,壓力不大,所以身心都比較放松。
三、神經衰弱的調節
該生具有神經衰弱的典型癥狀。神經衰弱是一種最常見的心理疾病,是指由于身心過度疲勞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刺激性障礙。它的常見癥狀為:精神容易興奮與疲勞,經常感到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記憶不佳;對刺激尤其是聲光刺激過度敏感,遇事不順心,易激惹,甚至暴怒;有睡眠障礙,白天思睡,夜間難眠,多夢易醒,醒后再難入睡,次晨感到疲倦;心境不佳,疑病和焦慮;伴有神經功能紊亂,表現為頭痛、頭昏、胸悶、氣短、心悸、多汗、厭食、尿頻及腹脹等。
學習與考試焦慮是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常見的問題。特別是學習基礎較差的同學和性格內向敏感、學習方法不靈活的同學,更易產生此類問題。從而引起了失眠和神經衰弱的癥狀,要害癥結是考試焦慮。此外,該生的性格其中的重要原因。
經過中心咨詢師的調節,該生融入了大學生活,學習成績提高,也談戀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