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各個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心理發展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那么,對于老年人的身心特點,心理健康又有哪些不同的標準呢?
根據在臨床心理診斷中對心理健康界定的主客觀世界、知情意及個性穩定這三大原則,再結合老年人的身心特點,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界定必須符合三大基本標準,具體表現為:
1、認知過程正常,能符合主客觀世界統一的原則。心理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主觀反應,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對認知是符合事物的主要基本特征的,也就是說能反應事物的本來面貌,盡管老年人的感官及腦部機能有些退化,但心理健康的老年人是可以維系基本的認知機能的。
2、人格健全、情緒穩定。健全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之一,對于老年人而言,判斷其人格還是否健全的重要標準就是其內部的認知、情緒與行為三者之間是否具有協調性,當這三者能在外界環境的刺激下保持協調一致的時候其人格就是健全的,心理也是處于健康水平的。
3、人際關系和諧。人際關系狀況是影響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和諧的人際關系是衡量一個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標志,對于老年人來說,也是如此,缺乏和諧關系的老年人常常表現為焦慮、抑郁、恐懼等情緒狀態,因此,是否擁有和諧的人際關系也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
當然,除此以外還會有其他衡量指標,但這三條標準是最最基本的,也可以參考SCL—90量表來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