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xtos"><legend id="axtos"><thead id="axtos"></thead></legend></output>

      <td id="axtos"></td>
    1. <acronym id="axtos"></acronym>
      <acronym id="axtos"><strong id="axtos"><address id="axtos"></address></strong></acronym>
    2. <big id="axtos"></big>

    3. 手機版本

      上海心理咨詢

      咨詢解答| 公益講座 機構分部| 招聘專區
      021-37621430
      當前位置: 首頁 > 彭瑞林解讀人生 >

      疫情期間如何解決孩子復課后的煩惱!

      時間:2020-05-27 23:37來源:上海心理咨詢中心 作者:上海心理咨詢 點擊:
          當前,國內絕大多數地區疫情防控形勢已趨于平穩,在嚴防嚴控的基礎上,滿足開學條件的學校已紛紛開學復課。
          然而,一提到開學復課,很多家長不自覺的進入到一種的緊張和恐懼狀態。一方面是因為一些開學較早的學校傳出一些令人震驚的負面消息,如:學生跳樓自殺、跑步猝死等(這些問題將在下期《誰來救救這些孩子》一文中詳細解讀);另一方面,是真的害怕和擔心,擔心孩子在網課期間所出現的那種排斥學習和厭學現象在開學后重蹈覆轍。
          面對這種情況,很多家長不知該如何應對,焦慮、茫然和無措折磨著大家。
          對于孩子,過分擔心被病毒感染的也不在少數。
          我梳理了一下,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關于對疫情的擔心
          前幾天,一位家長咨詢我,說馬上要開學了,但是孩子堅決不去學校。孩子說,現在全世界到處都是疫情,國內疫情也沒有結束,很多文章都說,這次疫情要持續很多年,幾年都別想摘掉口罩,你們現在讓我去上學,不是讓我去送死嗎?
          造成孩子這種擔心的主要責任在一些不負責任的媒體,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放大一些消極和負面的信息,以博得大眾的關注;另一個原因在于我們的家長,日常生活中過分的關愛孩子、保護孩子,過分地強調了疫情的嚴重性。最終導致孩子對疫情的一種誤判和恐懼,繼而排斥上學。
          昨天還接到一個媽媽的求助,說孩子的學校開學了,他不敢去學校,總覺得只要去學校,就會被感染,為了達到不去學校的目的,孩子在自己身上貼了幾個自發熱暖貼,在進學校門口檢測時,體溫達到37.8度,在準備送去核酸檢測的時候,孩子才自己坦白體溫高是因為貼了暖貼,家長得知此事后,對孩子的行為,那是又生氣又好笑又無奈。
          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個案,很多孩子、甚至家長都有這樣的擔心。
          前幾天,一個孩子和同學相伴出去玩,媽媽堅決反對孩子們坐公交車,必須拼車出去,否則,堅決不允許孩子外出。媽媽說,公交車上人多,空氣不好,被感染的概率較高,坐出租相對安全很多。
          我告訴這位媽媽,該做的防護必須做,但現在全國除極個別地區外,都是低風險區,不要草木皆兵,這樣會給孩子一種感覺:只有在父母身邊才是安全的,外出就會有危險。孩子因此會變得敏感多疑,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我們家長應該多給孩子一些正能量的信息,要讓孩子明白,對這次前所未遇的疫情,中國政府和人民表現出超強的智慧和能力,快速研判、快速診斷、封城封足,全民響應,全國上下同心協力,在短短的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就把肆虐的疫情控制住了,中國現在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我們已經能夠做到非常成熟的精準診斷、快速處置、及時治療等一整套程序化流程,這是任何一個國家是不可能做到的。
          給孩子傳達這樣的信息,孩子就會感覺有強大的祖國撐腰,有父母的陪伴,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疫情也沒什么可怕的。
          除此以外,在這里,我從認知上給大家普及一下防疫、提高免疫力方面的知識。
          從本次疫情“中招”的群體和個案來分析,都具備以下幾個特點:年齡稍大、身體虛弱、體質較差、多病或正在生病、亞健康、睡眠嚴重不足、超負荷工作等等,他們具備一個相同的特質:免疫力低下。
          所以,要想孩子或是自己不“中招”,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提升自身的免疫力。
          提升免疫力的辦法有以下幾個思路:
          1、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心態越好、免疫力越強;
          2、保持足夠的睡眠,不要過分勞累;
          3、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4、注意防范,勤洗手、在人員密集處必須戴口罩,注意飛沫傳染;
          5、多吃提升免疫力的食物,水果類:橘子、香蕉、蘋果等;蔬菜類:白蘿卜、胡蘿卜、蘑菇、山藥、土豆、地瓜等;肉類:魚類和瘦肉類;
          6、可以適量服用西洋參,對提升身體的免疫力有很大幫助。
          家長要引導孩子懂得這樣一個道理:如果整天擔心害怕,杞人憂天,只會給自己帶來消極的、負面的暗示,其結果是心情和情緒低落,繼而出現免疫力低下的問題,免疫力低的人即使不中招也容易感冒。相反,如果能夠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保持足夠的睡眠,多鍛煉身體,適當增加一些蔬菜、水果和提升免疫力的營養品,這樣,自身免疫力就會增強。
          身體好,疫情就跟自己無關,當孩子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會認同這個觀點,然后就會按照以上的思路去做。最終,孩子會有安全感,自然會放下心來坦然地去上學。
          在疫情期間,我用這個方法幫助過很多有這種擔心的人,包括一些在在抗疫情第一線的朋友,效果非常明顯。
       
          二、關于坐不住、注意力無法集中和煩躁的問題。
          另外一個最困擾老師和家長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在上網課時出現的坐不住、聽不進去、注意力無法集中和煩躁的問題。
          上期文章中,我講到了出現這個問題,最深層次的原因是孩子的精力過于旺盛,因為得不到有效釋放,被強行壓制后所出現了焦慮和煩躁情緒,最終導致孩子上網課坐不住,注意力無法長時間有效集中等問題。
          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讓孩子“動”起來。
          前一段時間,我接到這樣一例咨詢:一個平常特別愛學習的孩子,在網課期間出現了嚴重的焦慮,坐不住、聽不進、注意力無法集中、特別煩躁,很多知識點根本就沒有聽懂。復學后,學校組織考試,孩子擔心考不好,覺得如果成績不好,對不起老師、對不起父母,也擔心同學們笑話,就采取了逃避的方式不參加考試,宅在家里不出門。無奈之下,父母求助于我,我詳細分析后,認為孩子只是稍微有一些焦慮,建議父母帶孩子出來走走,散散心就好了。但是千萬不要過量。于是父母陪孩子在外面玩了整整一天,晚上回到家,孩子就說,要立刻返校,否則落下的課程會更多。這次考不好也無所謂,下次努力就可以了。
          很多學校領導和老師都認識到了網課期間孩子們各種情緒問題的嚴重性,開學后,組織晨跑幫助學生釋放焦慮情緒,但事與愿違,很多學校出現了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出現猝死的現象發生。這樣的打擊對家長來說是致命的。
          悲劇發生后,大家都在找原因、找責任,有人說,是因為孩子的身體太虛弱,也有人說:是因為學校讓學生戴口罩導致運動過程中出現窒息。
          其實,此時找原因找責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因為這樣的事情發生后,無論是誰的責任,一個年輕生命就這樣消逝了,一個家庭也因此毀了。生命只有一次,此時說什么都晚了。所以,無論做什么,保證生命安全都是我們最根本的準則。
          那么,如何做到既能幫助孩子有效釋放焦慮情緒,又保證孩子的安全呢?
          學校組織學生晨跑沒有問題,但是,最好要有老師的陪伴。同時要因人而異,更要循序漸進,老師一定要掌握好學生運動的時間和速度,安全第一。
          為了確保安全,有以下幾種特質的學生需要注意,這6種特質的孩子不適合大量、過激的運動。
          1、偏內向的男生和女生;
          2、特別文靜、特別喜歡靜的女生;
          3、特別壓抑的孩子;
          4、體弱多病的孩子;
          5、長時間沒有運動過的孩子;
          6、平常感覺特別累,走路有“拖”的感覺的孩子;
          以上6種特質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比較壓抑的人,只是他們的表現形式不一樣而已。這些特質的孩子,如果過激或是過量的運動,給他們帶來的是一種“強刺激”,“強刺激”對他們而言會有特別舒服的感覺,但是,同時也會給他們帶來心臟、呼吸道等器官的超負荷,生理器官的超負荷運轉可能帶來的就是生命危險,具有極大的安全隱患。
          這是學校、老師和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始終要特別注意、保持警惕的事情。
          學習很重要、快樂很重要,但是,生命更重要,只有在保證孩子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談及快樂學習,才能暢談理想未來。
          今年的疫情給我們的國家帶來前所未有的考驗,給家長、孩子和學校也帶來前所未有的考驗。開學復課之后,大家要做的事情都很多,這期間要特別注重孩子的心理調試,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急于求成。疫情是短期的,但成長是一生的事情,作父母也是一生的事情,父母的從容淡定,帶給孩子的將是踏實的安全感,這是孩子健康成長最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