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慮癥患者的焦慮與常人的焦慮的不同點在于它是過度的、不必要的、指向未來的,分類主要有失眠焦慮、考試焦慮、入園焦慮、分離焦慮、網絡焦慮、強迫焦慮等?;颊哌^度焦慮的心理根源是沒有自信、缺乏安全感、過于敏感多疑等。焦慮癥的調節可以按照這幾大心理癥結展開。
1.如何擺脫不自信引起的焦慮?
不自信的另一種說法是看不到自己的優點,且太關注自己的缺點,或者源于患者無法擺脫過去經歷中曾經受的挫折,然后竊于行動?,F在要想建立自信,真正步,找出自己比其他人強的地方,如果自己不知道,可以詢問身邊的朋友,自己在哪一方面讓他們欣賞。第二步,讓自己的長處更明顯,但凡比較成功的人士,他們都是偏才,只是在某一方面比他人真正罷了,只要深度發展自己的優點,你也能輕易獲得自信和成功。
2.如何擺脫有缺乏安全感引起的焦慮?
如焦慮癥患者對環境缺乏安全感,經常沒有根據的懷疑將發生地震、火災等,這種安全感的缺失一般來自于成長過程中家庭關系不良,即父母沒有滿足安全的需要,經常留下患者一個人在家,或者經常吵架等。這一點在成年后彌補可能比較困難,可以嘗試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讓它變得溫馨和舒適,另外,調整和經營自己的人際關系、家庭關系,使它們能夠成為自己的強大后盾,這會在心理上給予安全感。
3.如何擺脫不良經歷引起的焦慮感?
很多時候患者只感到焦慮,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焦慮什么,這來自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長期的情緒失調導致腦神經遞質的紊亂,腦神經長久處于興奮狀態,人就感覺到了焦慮感。另一種就是患者曾把焦慮事件進行壓抑,而沒有疏導、發泄出來,長久之后便會成為潛意識的焦慮內容,讓你焦慮,卻又找不到原因。
對于真正種情況的焦慮能夠調節,主要采用兩種方法:使用藥物抑制,或者心理上的主動忽視,不要關注它,等它慢慢退去。
而對于第二種情況,可以通過自我反省,將潛意識中的焦慮事件尋找出來,然后再解決它,使它不再成為自己的困擾。